棒条筛,也称为“格栅筛”或“篦子筛”,其最显著的特征是由一系列平行排列的钢制棒条组成,棒条之间有固定的间隙。在垃圾填埋场,它主要作为一种简单、高效、坚固的预分选设备使用。
它的核心作用可以概括为:在垃圾处理流程的最前端,对进场原生垃圾进行粗略筛分,实现“物尽其用”和“减负增效”,最终达到减少填埋量、延长填埋场寿命的目的。
填埋垃圾筛分设备的主要作用:
1. 核心作用:筛分与分离
分离粗大物料: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垃圾成分复杂,常含有大件垃圾(如家具、树枝、轮胎、大型塑料、编织袋等)。棒条筛通过其固定的间隙,让小于间隙的“细料”(包括有机物、细土、小块塑料等)落下,而将这些粗大物料阻挡在筛面上并使其向前移动、单独收集。
分离柔性杂物:棒条筛的特殊结构能有效挂住塑料袋、薄膜、织物等柔性杂物,防止它们缠绕后续的破碎机或筛分设备,是保护下游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一环。
2. 实现垃圾的“资源化”与“能源化”
筛上物(大件物料)的利用:
回收资源:从中可以分拣出可回收物,如大块金属、塑料瓶、纸板等。
制备燃料:将筛上物中的可燃物(木材、塑料、纺织品等)破碎后,可以制成垃圾衍生燃料,用于发电或水泥厂,变废为宝。
无害化处理:对大件垃圾进行专门处理。
3. 为后续处理工艺“减负”和“预处理”
提高后续效率:经过棒条筛预处理后,剩下的“筛下物”成分相对均一,更有利于后续的滚筒筛、风选机、磁选机等设备进行精细分选,大大提高了整个分选线的效率和效果。
保护核心设备:如前所述,它能有效防止大件硬物和柔性物对后续的破碎机、筛分机造成损坏或堵塞,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和维护成本。
4. 直接实现“减量化”
减少直接填埋量:通过筛分,将原本要全部填埋的垃圾分成了两部分。筛上物中的可回收物和可燃物被分流出去,只有剩余的、真正无用的惰性物质和经过处理后的残渣才进行填埋。这直接从源头上减少了进入填埋场的垃圾体积和重量。
延长填埋场寿命:减量化是延长填埋场使用年限最直接、最有效的方法。棒条筛作为初筛设备,为实现减量化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5. 其他重要作用
均匀布料:棒条筛的振动过程也是一个将垃圾摊平、混合的过程,可以使进入后续设备的物料分布更均匀,避免堆积和堵塞。
结构简单,适应性强:
坚固耐用:由重型钢棒制成,能承受垃圾中重物和尖锐物的冲击,寿命长。
不易堵塞:即使有物料卡在棒条间,由于其刚性结构,也容易被振动清除或人工处理。
维护成本低:结构简单,故障点少,维护方便。
棒条筛在填埋垃圾中的工作流程示意图(在垃圾处理线中的位置)
进场原生垃圾
↓
[ 板式给料机 ] --> 均匀输送至棒条筛
↓
[ 棒条筛 ]
/ \
筛下物(细料) 筛上物(大件/柔性物)
↓ ↓
[ 后续精细分选线 ] [ 资源化/能源化处理 ]
(滚筒筛、风选、磁选等) (破碎、制成燃料、回收)
↓ ↓
[ 填埋或堆肥 ] [ 回收品/RDF ]
在现代化垃圾填埋场中,棒条筛已经从一个简单的筛子,转变为一个关键的 “决策者”和“保护者”:
决策:它在第一时间将垃圾流“一分为二”,决定了哪些物料直接进入后续精细分选,哪些需要走资源化路线。
保护:它用自己坚固的身体,为后方昂贵且精密的处理设备筑起了一道防线。
总而言之,棒条筛通过其简单可靠的物理筛分,为垃圾填埋场的“减量化、资源化、无害化”目标提供了最基础、最有效的支撑,是垃圾预处理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。
										上一篇:										 棒条式筛分机产品特点:
									
下一篇:没有了